查看原文
其他

从冬博会看2022,这三个词里藏着冰雪产业的未来

「ECO氪体」 冰雪智库 2021-06-19

点击△蓝字添加星标,拥抱冰雪大时代

从冬博会望向2022冬奥会,「消费市场」、「中国智造」、「冰雪教育」,这是笔者关于中国冰雪产业的三个关键词。


文 /王梦如

北京冬奥会即将进入500天倒计时,面对冬奥的临近,我们对承办以奥运会为首的诸多亚洲、世界体育大赛已经有了丰富的办赛经验。

而近年来对于冰雪产业的蓬勃发展,我们不应止步于2022冬奥会,更应立足长远,放眼未来,思考后冬奥时期,冰雪产业、冰雪运动该如何发展?奥运遗产该如何传承?让奥运会在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举办城市做贡献。

我们要的不仅是一个室内滑雪场,更是一个体育综合体;我们要的也不仅是2022年冰雪产业8000亿目标的实现,更是整个产业能够持续的做大做强。



在这个冬奥周期的关键节点,我们迎来了力图打造「全球冰雪产业第一展」冬博会的亮相,在这场冰雪盛会上,我们也找到了,未来中国冰雪产业的一些答案。


2020冬博会来到了第五年。在2020这个以疫情开年的魔幻年份,在全球疫情形势持续蔓延的情况下,在北京冬奥会将迎来开幕倒计时500天时,经过五年沉淀,今年首次和服贸会合并举办,冬博会开启了新的篇章,


「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冬博会,因为北京冬奥会临近,每天冬奥和冰雪的新闻看到的也越来越多。」

「那准备去雪场亲自体验下吗?」

「当然啦!准备明年就带孩子去张家口、去崇礼体验下滑雪,听说那里滑雪很不错。」


一位在冬博会现场体验冰壶运动的观众对氪体记者说到。

 


这也正是冬博会带来的无形影响,它不仅仅是5天的冰雪盛宴,也不局限于从无到有这五年的沉淀,其散发的冰雪余温将影响更多的人,在潜移默化中把冰雪文化的种子埋在大众心中。

 

当我们把产业、教育、社会资源以及社会参与度真正结合在一起,才可能让冰雪、体育深植每个人的内心,才可能最终培养出一个真正有体育文化的民族。


「体育界已准备好为从危机中复苏,为重建一个更加以人为中心、更加包容的社会作出贡献!」



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冬博会的开幕式中提到,今年的冬博会正值重要时刻。在北京这座奥运之城举办冬博会,向全世界注入了强心剂。

 

近20个冰雪强国参展,涵盖海内外参展品牌约500个,国际品牌占比60%以上。由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和国际数据集团共同主办的冬博会,自2016年创办以来,已经逐渐成为了全球冰雪产业盛会的「代名词」。


这也是自疫情发生以来,中国举办的首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重大冰雪产业盛会,因为疫情,这次冬博会更被赋予了重振冰雪产业信心的特殊意义。


数据显示,2019年,我国的滑雪场已经达到了770多座,滑冰馆达到388个,据不完全统计,截止到去年,我国的滑雪人次已经达到了2000多万。全民冰雪热情逐年高涨。


而这在冬博会现场也得到了更好的验证,展区游人如织,无论是上到耄耋之年的老人,下到刚会走的孩童。疫情过后,这场国际盛会让大众积攒已久的冰雪热情得到充分释放。


作为冬博会官方合作媒体的氪体,今年也再次来到现场「打卡」。

 

2020冬博会最大的不同,就是办展模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:线上展示对接平台、论坛直播、网上营销服务这三部分构成了今年的线上展会。打造365天永不落幕的冬博会,这些线上展区在会后大众仍可以回逛。


除了线上展会,冬博会今年也是首次和服贸会合并举办,开启了这场冰雪产业盛会的新篇章。


「服贸会的平台更大、规模更高、层次更高、影响力更大,作为今年服贸会八大专题展之一,我们希望借助服贸会的平台能够进一步提升冬季运动的影响力,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冬季运动,为冬奥会的筹备举办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。」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付晓辉表示,和服贸会一并举办,为冬博会带来了更多机遇。

 


此外,今年冬博会的「冰雪科技」比重有所增加,这些「黑科技」都将更好地服务、助力冬奥会的举办;「冰雪购物节」也成了会展重点打造的项目,消费者可以现场购买滑雪板等运动装备和雪场的旅行套餐;亲身体验冰壶、雪车模拟器等一系列冰雪运动也是每年冬博会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

在这些运动体验展区旁,随处可见排起的长龙,这也成了展馆中最受欢迎的环节。

 

亲临全球最大冰雪产业盛会之一的冬博会现场,笔者也从亲历采访各位冰雪产业的行内人士,为大家总结了冰雪产业的最新消息。


「消费市场」、「中国智造」、「冰雪教育」,从冬博会望向2022冬奥会,这是笔者的三个关键词。



01

下个雪季,冰雪产业迎来「报复性消费」?

 

冬天来了,你还会去滑雪吗?

 

年初,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,让世界体育按下了暂停键,本应该是最好的雪季变成了「最短营业季」。

 

据调查数据显示,受疫情影响,超过四成的冰雪行业内企业预计今年收入将比去年下降50%以上。2019—2020雪季我国冰雪产业损失规模约在千亿元左右。

 


而如今在国内疫情形势趋稳的情况下,大众的正常运动休闲方式正在回归。下一个雪季也将到来,冰雪运动爱好者积压许久的热情会让冰雪产业迎来大反弹吗?

 

氪体也采访了几位冰雪行业内人士,大家对即将到来的雪季都充满了信心。


「虽然今年雪季还没有到,但是今年崇礼几家大型雪场、度假酒店的预订情况非常好。根据走访了解,今年雪季崇礼好几家雪场的酒店已经一房难求。」IDG亚洲总裁朱东方介绍到。



大家对即将到来这个雪季普遍看好,首先是全球疫情形势还未得到有效控制,国际旅游短期难以恢复,国内的中高端滑雪度假需求只能转向国内市场。


这部分人有着出色的消费能力,将对滑雪产业的复苏帮助巨大。国内跨省旅游放开,人员流动不再需要隔离,这对国内滑雪旅游也是个利好消息。


二是大众正常的运动休闲方式正在回归,冰雪运动爱好者被压抑许久的滑雪消费热情需要重新释放。


三是随着冬奥临近,冰雪产业的红利将得到进一步释放,按照冬奥会「前三年」和「后四年」是主办国冰雪竞技体育和群众冰雪体育快速发展期的规律,国内冰雪市场目前正处于这一历史机遇期当中。


四是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,冰雪进校园的推动。

 

卡宾滑雪董事长张鸿俊提到,无论是他还是行业专家,都对下个雪季滑雪市场有着较好的预期。张鸿俊估计,像崇礼这种滑雪热点区域,和往年相比可能会有20%-30%的增长。从目前一些从事夏季运营的雪场也可以看出,滑雪场的消费情况都在好转。

 

近期冰雪产业市场再次「热」了起来,都让大家对下个雪季到来充满了期待。



但也有行业人士对今年雪季持谨慎态度,认为目前的中国市场,疫情过后很难迎来报复性消费和爆发式增长。


国内整个冰雪消费市场的需求是没有巨大变化的,对于雪场来说,能够服务好「恢复性消费」用户就很好了。

 

作为冰雪产业产业链上游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,复苏脚步会更慢,「大众的冰雪消费,不能立即作用到我们这种装备制造商上来,但行业正在迎来复苏是毋庸置疑的」,一家造雪行业的领军企业对氪体说到。

 


02

「中国制造」到「中国智造」

 

除了大众消费市场,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也是冰雪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我国滑雪运动起步较晚,目前整个冰雪产业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。

 


据新华社2017年的中国冰雪产业调查显示,从雪场的升降缆车、魔毯、造雪机、压雪车……到冰场的浇水车,几乎都被国外产品所垄断。国内相关器械的产业链还没有建立起来。

 

而中国目前有95%的雪场都需要人工造雪,其中仅造雪机的需求量就十分庞大。这几年,一些冰雪企业也趁势发力抓住机会,走上了从「中国制造」到「中国智造」的自主研发道路。

 

 2022年冰雪产业规模超8000亿,2025冰雪产业万亿产值规模目标,也为冰雪装备器材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。



像卡宾滑雪等国产企业从最开始的品牌代理为主,到现在完全掌握了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和完整自主知识产权,冬博会也见证了国产品牌从「中国制造」到「中国智造」的蜕变。

 

卡宾滑雪集团一直引领在冰雪产业发展的最前沿。作为卡宾滑雪董事长的张鸿俊,也提到对今年冬博会感受最深的两点变化:


「冬博会之前主要以国外展商为主,今年国内的展商比例也在增加。其次之前展会是以企业为主,现在看到了更多以政府为单位参展的身影。大家对冬季运动的重视在不断增强,这是非常好的现象。」

 

据张鸿俊介绍,公司目前以自主知识产权的滑雪产品为主,卡宾销售的国产品牌就占到了98%。从大型设备到滑雪器材,到滑雪板、帽子、头盔,完全实现了国产化。



除了卡宾,像铭星冰雪等企业也始终坚持着自主研发生产,致力于为室内外雪场、冰场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。


做好中国品牌,展现中国实力、中国智慧,在冬博会上我们看到了这些国产品牌带给我们的惊喜。

 


03

冰雪教育再引热议,冰雪培训未来发展前景如何?

 

「冰雪教育」也成了本次冬博会的热议话题。一个产业要发展,后备人才是关键,这也是一个产业发展,最核心的痛点和难点。



在挪威,那里的孩子3岁就会参与滑雪运动,5、6岁就开始接触相关培训。挪威成为冰雪强国的背后,是挪威产业集群的核心,是用教育理念、用现代科技发展,最终让运动人才变得更强更快更好。


在冬奥会申办下来之前,国内冰雪培训在青少年体育培训中所占的份额大约是30%到40%,而现在这个数字保守来说已经达到了50%到60%。

 

世纪星滑冰俱乐部董事长范军先生演讲


北京世纪星滑冰俱乐部有限公司董事长范军表示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系统学习冰雪运动。而针对目前冰雪行业培训存在的问题,他谈到,提高专业教练员的素质和建立行业的规矩是关键,这样才能促进市场的良性发展。

 

除了冰雪人才的匮乏,场地环境 、教练员师资、相关赛事、明星运动员、观众等问题也制约着冰雪运动项目发展。



冰雪教育是一项长期事业,绝不是一日之功,我们应以一种全面综合的角度来发展,要用绵绵之力,长期努力和投入冰雪运动。

 

正如国际奥委会奥运会部执行主任克里斯托弗·杜比,在致辞中所说「北京冬奥会的遗产,不仅仅只是赛时17天的体育盛宴,也不应该局限于从申办到举办的7年筹备期,而是应放眼长远,让奥运会在2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举办城市做贡献。」教育亦是如此。


扫码关注ECO氪体旗下冰雪产业媒体
——「冰雪智库」
走进冬季运动的冰雪大世界!



点击下面链接,获取更多精彩文章

-冲破冰雪小镇一季红,雪场的四季运营之道

-冬奥临近,一文看全2020两会中的「冰雪」最强音!

-《薪水稀薄,全凭热爱:WHL冠军背后的世界女子冰球群像

-尚雪体育曹磊:国际雪联爱上雪项目落地中国,助力青少年滑雪人才培训和产业发展


长按识别二维码 关注我们

点击 「阅读原文」 氪体官网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